Om 郑欣淼诗词稿
本书收入笔者二○一三年以前的八百多首诗词作品。从二○一四至二○一九年,笔者又陆续写了三百五十来首。这次《中华诗词存稿》丛书要再版此书,笔者便把这些新作加了进去,出个《郑欣淼诗词稿-己亥增订本》。并改正了原诗词稿的个别错讹字,对有的注释作了修订,并统一了有关体例,此外一仍其旧。原来的《自序》,谈了笔者的诗词之路,介绍了本书的情况,现仍予保留。 一九九四年拙作《雪泥集》出版时,承蒙赵朴初先生为书名题签,这是对一个初学者的鼓励,我一直铭记在心,力争不断有所进步。二○○○年《陟高集》出版,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、中国现代书法名家卫俊秀先生欣然题写书名。按照原来的设想,我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时写的《红楼集》,故宫博物院十年期间的《紫垣集》,以及二○一二年以后的《海山集》,都拟分别出小册子,并先后敬请饶宗颐、冯其庸、沈鹏、刘征诸位先生题写书名,我受到的感动和激励是不言而明的。二○一四年"中华诗词存稿"拟收入拙作,我就改变了再出小册子的想法,而把此前本不算多的所有作品合在一起,编为《郑欣淼诗词稿》。但多年来萦怀于心的是,被我视同拱璧的诸位先生的题签,似乎无从展现。令我欣慰的是,在这次《郑欣淼诗词稿-己亥增订本》中,六位先生的珍贵题签分别以插页的形式列入各有关部分,弥补了我的遗憾。每当我看到这些熠熠闪光的墨宝时,就想到六位先生的道德文章,也就成为时时鞭策我不断向前的力量。 从二○一○年六月以来,笔者忝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,转眼不觉十年。今年也就是二○二○年前半年,学会要换届,我也即将离开这个岗位了。回顾学会十年,开展日常工作,也组织、参与了不少重要活动;因工作关系,有幸能够结识许多诗词大家、名家,并会向他们请益求教。这些大都反映在我的创作中,或为耆老庆寿,或为诗词组织致贺,或纪念重大活动,或与诗友唱和,等等,这类作品约有六分之一。这些诗词的大部分可以说属于应酬性的。但我个人认为,自己绝不能以应酬的态度去写,因为这是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工作的一部分,是一项严肃的任务,也是一种真诚的心灵沟通方式。因此,自知水平有限,但我还是下了功夫的,写得都很认真。 笔者在二十世纪末曾试着写过十来首散曲,感到这种体式有其特点,写好不容易,以后未再动手。近年来,散曲发展较快,多个省市区成立了散曲组织,适应这种需要,二○一五年十月,中华诗词学会成立"散曲工作委员会",笔者兼任工委主任。作为工委主任,自应带头,于是再作冯妇,先后写了一二十首,不计工拙,聊为一段工作的见证。 在本书将要付梓之际,略赘数语
Visa mer